禄,只求普度众生,等等。
妙庄王一向对苏宰相深信不疑,一听这话,顿时龙颜大怒,当即降旨火烧百雀庵,让三皇姑与五百尼姑同归于尽,并让苏宰相带着兵马大元帅苏力行去行刑,以便维护皇族声誉,清净佛门圣地。
苏宰相让苏力行在围困百雀庵时,网开一面——留下后门不围。他料定火起之后,妙音绝不会坐以待毙,只要她冲出后门,他们就用四辕马车将她拖回宰相府,逼她连夜与儿子成亲。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再带着儿子去负荆请罪,只要事先给正宫娘娘透点风声,然后来个双管齐下、内外夹攻,不愁妙庄王不法外开恩,更何况要招王公子为驸马,又是妙庄王的初衷呢。
苏宰相并不知道妙音咬指喷血一事,只说是天不灭尼僧,地不亡百雀,星明月朗之夜,竟连降红雨三阵,保住了五百尼僧和百雀庵。
他们不敢逆天行事,只得班师回朝,再次欺骗圣上说他们在去百雀庵的路上突然良心发现,觉得百雀庵虽乱,但毕竟是佛教圣地,并非人人污乱,三皇姑虽错并非罪在不赦。想到这些便顿生怜悯之心,为给三皇姑以悔过之机,不如派几名心腹将校,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妙音带回京城,绑赴刑场,以屠刀逼其服从圣命。这样既能免伤无辜,又维护了皇室的声誉,更表现了圣上不徇私情,大义灭亲,确有一石三鸟的奇效,杀一儆百的殊功。
兵马元帅苏力行生怕妙庄王了解真情后,问他个办事不力之罪,苏宰相这番慷慨陈词,反而主动推荐了四名武艺超群、能说会道的心腹,连夜将妙音带进了京城。
正宫娘娘闻讯亲自出面将女儿抱回宫中劝了一夜。第二天又劝了一个上午,妙音不仅生死不从,而且剪去了满头青丝,以求永不返俗。
午时将近,宝茵王后眼睁睁地看着刽子手将女儿从自己的手中"夺"走了,她除了暗自流泪之外,别无他法。
苏宰相亲自出任监斩官,曾先后三次试图劝告这位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