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闲旷禅师扬长而去。
监院虽然没有听懂师父的后两句偈子,但他明白什么叫尘归尘,土归土,所以指挥大家将泥像抬了出来,挖了一个深坑,掩埋起来。
泥土所造,重归泥土。
禅僧们刚刚将天王殿打扫干净,张重天夫妇便抱着从江中捞起的那个男孩来到寺院,他们绕过天王殿,大雄宝殿,直奔寺院最后面的大悲阁——供奉观音菩萨的大殿。
张重天与窦氏在大悲阁观音菩萨面前的香案上了香,然后三跪九拜,虔诚祷告,表达对观音送子的感激之情。
等到他们叩拜完毕,直起腰来,发现身后居然站着方丈和尚——闲旷禅师。
闲旷像是未卜先知,主动合十说道:“张檀越拾得贵子,可喜可贺。”
张重天天性诙谐,又与闲旷禅师是老相识,便故意说道:“好你个方丈和尚,怎么口无遮拦?我亲生的儿子,你如何说是拾来的?”
闲旷禅师淡淡一笑,道:“天河一只如意船,优昙化现皆是缘。”说罢,闲旷禅师又问道:“贵子可曾有了姓名?”
窦氏说:“本来我们夫妇今天来寺里,一是为了烧香还愿,感谢观音菩萨;二来就是想请您给他取个名字,以便养大成人。现在邂逅了大和尚,那就请您看看他的相貌,费心想一个好名字吧。”
闲旷禅师也不推辞,掀开襁褓一角,只见这孩子面若圆月,明眸如星,双耳垂肩,天生一副贵人之相。更奇特的是,这孩子竟然冲着闲旷微微一笑,活像与他是旧相识似的。
闲旷禅师说道:“圣贤乘愿,慎防隔阴;尘世俗情,切莫贪恋;契悟此性,真如宛然。那就叫做‘契此’吧。”
张重天与窦氏早就听说这位高僧深不可测,他取的名字一定寄托着某种神秘的愿望。所以,虽然觉得这个名字有些拗口,照样欣然接受了。
窦氏再次请求闲旷禅师,让他预测一下孩子的命运。
闲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