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声音已笃笃地传来,震得院里的空气也抖了起来。
六祖与行思相视一笑,仿佛对这种行为司空见惯。
廊沿下,婴行正在火炉上烧水。壶中水咕咕翻滚,热气四溢。
行思指着水壶,别有意味地说:“煮茶之水,开到二分是为茶,开到十分则为汤。”
婴行问:“那怎么办?”
行思果断地说:“它热得过分了,你给它兜头浇一瓢凉水!”
六祖说:“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他们说话时,年轻僧人早已走到跟前。见六祖等人对他视而不见,且言谈中有影射他的意思,他便重重将禅杖往地上捣了一下,想引起他们的注意。
许是禅杖的震动,一片因病变而枯黄的树叶飘落在地。
六祖捡起来,对着树叶感叹:“大好时光,你不好好生长,反而染病枯黄,可惜,可惜!”
法海看了那个和尚一眼,说:“谁叫他自己招惹虫害呢,活该!”
六祖一笑:“那么,法海你说,这一树的枝叶,有的欣欣向荣,有的枯黄萎缩,是向荣的好,还是枯萎的好?”
法海笑道:“当然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树叶好。”
六祖点点头说:“如是,如是,那就向荣去。”
六祖又问行思:“向荣的好,还是枯萎的好?”
这绝对不是多此一举的重复,而是另有禅机。
行思居然回答:“枯萎的好。”
六祖竟然还是点点头:“如是,如是,那就顺其自然枯黄去。”
再问婴行。
婴行聪明绝顶,自认为一定能答得更好,不假思索地说:“枯萎的让他枯萎,向荣的让他向荣。”
婴行自以为回答得多么圆满、多么潇洒!连那个高傲的年轻和尚,目光里都流露出敬佩的神采。
然而,六祖大师却将脑袋摇了摇,说道:“不是,不是。顺其自然,在大自然中参悟禅机,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