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令解释说:“释迦牟尼佛诞辰现瑞,自然与佛门有关。六条白色瑞气,象征着佛门的六界与六道,预示一位高僧降生了。在于金州、安康分野。”
这时,金州太守韩偕也在瞻见瑞相之后具录上奏。
于是,高宗皇帝传令韩偕,让他亲自到婴儿出生的家庭去慰问道贺。韩偕追根溯源,顺藤摸瓜,找到了一位姓杜名光奇的人家。
那个应瑞而生的人,就是怀让。
怀让15岁到荆州玉泉寺出家。玉泉寺当时是天下名寺,学僧云集,学习教理、研修戒律蔚然成风。
怀让在这里学教、修律七八年,心中仍像罩着一团黑漆,心地未明,性光未现。他心知,目前的修行方法没有切入佛学的根本,不是契入禅机的最佳途径。对于禅的领悟,可说是不得要领,对自己不适合。
于是,他毅然舍弃了名山大寺按部就班的生活,与一位同参——坦然禅师结伴来到了中岳。
当时,在嵩山住持法席的是与神秀、六祖齐名的五祖弘忍十大弟子之一的老安禅师。
老安禅师将坦然留了下来,而仅仅看了怀让一眼,便说道:“我不是你师父,你的师父在曹溪。”
在送他前往曹溪的时候,老安禅师莫名其妙地说:“当年,我因六祖师弟吃了一粒道(稻)种,今日还他一个佛种!”
在老安禅师的鼓励下,怀让辗转数千里,从繁华的中原来到了遥远偏僻的荒蛮之地——岭南。
当他沿着清泠泠的曹溪走到宝林寺山门前时,正是日暮时分。
六祖似乎早就知道了他要到似的,恰巧站立在寺门外高高的台阶上。
夕阳撒金,为宝林寺长长的石阶铺上了一层金屑,宛若一条金碧辉煌的上天之路。
的确,在怀让看来,这不啻是通向上天之路的金光大道。
不知是六祖的身体真的在熠熠放光,还是夕照余辉从侧面的映照,六祖的身体轮廓四周有一圈金色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