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而且不信因果,不知悔改,这种人是不是断绝了善根、佛性?’佛祖回答说:‘善根有两种,一种是永恒不变的,一种是转瞬即变的;可是佛性并没有永恒不变和转瞬即变之分,所以佛性不断,这就称为不二法门。五戒十善是善,五逆十恶是恶,但佛性并没有善恶之别。’”
爱抬杠的老和尚像是从惠能的话里发现了什么破绽,追问说:“没有善恶之分,人岂不成了草木?”
惠能成竹在胸,笑着说:“您说得对,学佛之人并不是要像草木一般,不去分辨善恶,而是不因善人善事就欢喜奉承,也不因恶人恶事就愤恨怨怒,更不能以自己的喜恶、利害为标准来判断事物、观察事物。学佛之人应以平等无差别的本心来面对世间,让众生和事物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所以,《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老和尚这次真诚地使劲点了点头。
惠能接着说:“佛性是远离永恒与暂短、美与丑、善与恶的境界,完全超乎分别之上,就是不二之法。”
印宗大师喜不自禁,双手合十,高声说道:“阿弥陀佛!六祖的一席话,贫僧听来如饮甘泉,个中滋味唯有自知。是贫僧糊涂,其实这不二法门,《维摩诘经》已讲得非常清楚,只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经六祖开示,豁然开朗了。”
这时,一直旁听的婴行跳了出来,没头没脑说道:“你们这群笨蛋还号称禅宗子孙,怎么将二祖慧可给忘了?”
于是,大家立刻想起了一个久远的故事——
达摩祖师在嵩山少林寺传禅九年,主要弟子有四个:道副、道育、比丘尼总持和为了求法而立雪断臂的慧可。达摩祖师为了了解他们的修行境界,让他们各自将自己这些年禅修的体会说一说。
道副首先发言:“在我看来,不立文字,不离文字,就是禅的妙用。”
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皮。”
总持比丘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