猬一样灵巧地钻入人群,来到地堂前。只见在广阔的地堂中央,有三个人正在进行舞狮表演: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首尾配合,另一人戴着面具(俗称大头仔或大头佛),身穿大襟衫,手持葵扇,手舞足蹈,引狮子向前。
在地堂一旁,有三个人分别打鼓、敲锣、击钹,配以象征狮吼和风雷之声。狮子随着锣、鼓、钹声的强弱、快慢、急速、柔和而舞动。时而随着鼓点起舞,时而左右盼顾,时而引颈独立,时而俯仰跳跃。“狮子出洞”、“窥测方向”、“高台饮水”......惠能他们觉得十分有趣、好玩,忍不住也跟着现场的大人们鼓掌、喝彩!
……
看完了“舞狮子”,他们游兴未尽,漫无边际地逛村过寨去玩耍。不知不觉中逛到了新州县城附近的仓夏村。
刚到村口,只听到阵阵喧天的锣鼓声传来。进村一看,只见村中人头涌涌,人声沸腾、热闹非凡,原来村里正在举行舞火龙活动。真是事有凑巧,后来,惠能稍大上山打柴,就是挑到这附近的街市去卖,可怜小小年纪,已经挑起了打柴养母的生活重担(此是后话)。
过年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突然之间,天上飘着一片乌云,不一会儿,竟洋洋洒洒下起了毛毛细雨。但并没有减少现场的人看舞火龙的热情。
只见两条“金龙”,分别由十八名男子和十八名女子负责舞动,一人负责舞动龙珠。随着锣鼓敲响,“龙珠”在前头引路,两条“金龙”随即追抢“龙珠”。在鱼、虾、蟹等动物舞的衬托下,那两条“金龙”绕村游行前进。
惠能他们看得十分高兴,石狗看得兴起,手舞足蹈,突然摸了一下头脑,问惠能:“为什么那两条‘金龙’要绕村游行呢?”
惠能向着石狗:“我们到了别人的村,最好是只看不问,不要惹事生非。”
“这孩子真懂事。”在旁边观看舞火龙的一位长者见惠能小小年纪说出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