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落难情缘 > 第224章 隐遁修悟

第224章 隐遁修悟(4 / 4)

传统文化应该包括儒、道、释三个方面,佛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佛学体系庞大,穷尽人的一生都很难全部诵读完。

佛陀释迦牟尼自己应该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专门开讲了《金刚经》。学好了《金刚经》,就掌握了佛学的根本内容。

而五祖所传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强调的是直指心源,应机接物,当下默契,即心是佛,这当是佛法的源头活水。而惠能的悟性,本来已是极高,并且又得到五祖弘忍的真传,加上与法融弟子昙璀有缘相处,切磋经义,研论佛道禅学,这对惠能的修悟佛性、通晓法理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惠能在天露山石门这清净之地多年的隐遁修悟,开始构思体现中国化、平民化的《坛经》,立志创立“佛教中国化”。

“众妙会心”,使惠能的佛理禅机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他修悟出的心性之学,在贯通大乘佛法基础上无形中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之学,实现了天竺禅在中国的彻底转换,形成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禅宗思想体系。

这为他日后重新出山,大开法门,弘扬中国化的佛教:劳动人民的佛法——六祖文化,奠定了厚实的思想基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