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相依为命。你离家远去,你娘亲已年老了,你拿这些银两给她留着,以备困难之需。”
惠能还要推辞,释慧大师显得不高兴:“这不仅是老衲的意思,而是我们金台寺所有僧人的心意。如果你再推辞,就是看不起我们了。”
“这……”听释慧大师这样讲,惠能没有再拒绝的理由了,只好把银子收下,带回家去给娘亲。
也有史料记载,当时金台寺住持送给惠能的是十两银。究竟准确数目是多少,无从考证,这也并不是至为重要的。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惠能北上求佛是得到佛门的资助的。
临别前夜,母子两人,一夜未眠,剪烛长谈,一直到雄鸡报晓。
舅父也依时赶来了。
“看来巨石有灵,我们不妨到巨石前给能儿送行吧。”李氏提议道。
舅父点着头:“这正合我的心意。一来我们替他送行,二来酬谢苍天。”
于是,李氏、舅父与惠能在旧朗村头的巨石前边上了三炷香,叩拜以后,惠能挥手与母亲依依惜别。
这块巨石,后人称它为“别母石”,它经历了千年风雨亿雷暴,至今仍屹立在旧朗村村头,这属另一个话题了。
出了村口不远,刚转过山坡,见到一位大师带着几十位和尚列队于山路两旁。
这是释慧大师带着全寺和尚,要送惠能一程。
释慧大师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递给惠能,道;“这是我给东禅寺的五祖师父的推荐信。”
惠能感激地接过了书信:“师父,你考虑得真是周到。”
目送着惠能的身影渐远,没入了茂密的树丛中,释慧大师感慨地说:“我们佛家禅宗,又有接灯传承之人了。”
惠能出家,一非生活所迫,二非被仇人追杀,三非为情所伤而看破红尘。他的远大理想是:求见佛祖,探求《金刚经》的真谛。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换一个角度来审视,惠能投身空门起点层次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