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躺着运输,到了发射架跟前,躺着上了发射架,然后,发射架上面有液压油缸,把火箭起竖。
四周的发射架跟着起竖合拢,人员在上面检测,等到完成检测,所有的发射架都躺倒,于是,火箭又光秃秃的暴露在外面了,只有附近两个高耸的避雷塔相伴。
秦锋还真不懂,闹了个大笑话。
哪怕就算是能源号火箭,也是躺着运输离开总装大楼的,不过由于个头太大,所以到了发射上,发射架戳在两边的铁轨上,可以移动,一直都是竖直的,并不会躺倒。
“哦,这些是挺新鲜的,对了,大毛已经彻底放弃能源号火箭了,你们知道吗?”
能源号,红色帝国时代最强大的火箭,起飞重量两千多吨,可以把一百多吨的载荷送上近地轨道!
拜科努尔发射中心有很多建筑,最初发射的主要场所是110复合体,有几个发射台,有铁轨通向各处,就算是当年n1火箭爆炸,他们收拾了之后,依旧继续使用。
原本打算用110复合体继续发射能源号的,但是后来发现不方便,所以专门建设了250复合体。
之所以叫做复合体,当然是因为这是一个综合的场地,简单来说,包括技术阵地、发射台和着陆场,而这个技术阵地,又包括能源号火箭芯级总装大楼、能源号运载火箭总装大楼、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总装大楼、能源-暴风雪号综合体的检测大楼,还有震动试验塔等等。
发射台和着陆场没太多说的,发射台和检测大楼有轨道连接,通过轨道运输,着陆场则是暴风雪号专门降落使用的跑道,如果没有出意外,那就直接降落到这里来,如果出了意外,那再选择备降场。
当年为了搞暴风雪号,老毛子是很认真的,不过,过往云烟,一切都消失了。
听到秦锋这样说,希日尼琴科也是有些感慨:“是啊,听说过了,能源号火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