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有原因的,当苏联刚刚解体之后,共青城那边也是吃不上饭,后来是靠着来自东方的订单才发展起来,96年的时候,阿三采购苏-30mki,伊尔库茨克飞机厂才算是吃上了肉。
苏霍伊设计局也是因为来自东方和阿三的订单,成功地发展起来。
现在嘛,啥订单都没有!大毛空军的订单更没有,所以,此时的苏霍伊,也是面临危机的,甚至还比不上米高扬设计局,毕竟后者还有苏联时代的一些订单没有交付。
苏联时代,苏-27压根就没外销的能力啊。
听到秦锋这样说,西蒙诺夫思考了半天,才终于叹了口气,然后点头:“没错,我们是该销售更加先进的战斗机,我们的t-10m,可以介绍给阿三!”
当年,苏-27推倒重来,还没有首飞的时候,有关苏-27的深度改型就已经拉开了帷幕。
整个苏-27的研制阶段代号都是t-10,这种深度改型就是t-10m,1985年,原型机图纸被发往共青城,1987年完成了原型机的试飞,1988年,t-10m-1开始首飞,编号701,之后,就是t-10m-2.
两款飞机的试飞不错,后来打算继续改进到t-10m-3的时候,项目就中断了1
苏霍伊设计局想要自筹资金,把t-10m推进下去,实在是太难了!
如果是历史上,有了东方订单,苏霍伊设计局有钱了,改装还不是很难,到了95年的时候,改装到了第11架,编号711,这款飞机的改动很大,所以,被重新命名为苏-37,之前的t-10m则成为了苏-35.
这个时代的苏-35,和后世的苏-35不一样,这是在苏-27机体上改装出来的产物,最大的外形特点就是三翼面,在主机翼前面还有一个小的鸭翼,至于苏-37,则是安装了推力矢量发动机,拥有强大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