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屏蔽了,我去修改)
苏曳本身也需要离京一趟,处理相关事务。
这也是他和董卓,甚至曹操的本质区别了。
董卓入都之后是不敢离开中枢的,甚至他人跑到哪里,皇帝和中枢就要带到哪里。
如此一来,董卓自己反而成为了中枢的囚徒。
曹操稍好一些,把皇帝和中枢转移到自己的根据地。
而现在出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心思变,终究还是有很多人对苏曳抱有期待。
接下来,苏曳还会找到恰当的时机离开京城。
最终达到他在和不在京城,都有同等的威慑力。
此时,苏曳离京有三件事情。
第一件,庆祝九江钢铁厂正式建成。
第二件,解决目前的外交困境。
第三件,和湘军之间可能存在的第一次谈判。
这一次苏曳没有走运河路线,而是从天津出发,沿着海路南下。
他要亲眼去看一看,长江口的局面有多么严重。
在这件事情上,其实是苏曳一方比较理亏。
因为朝廷签订的条约里面,西洋多国的舰队确实是拥有长江航道的行使权。
而现在多国舰队就要进入长江,以及各个内河,宣布自己的航道权。
但是苏曳的南方七省联盟,是坚决否认西洋诸国的长江航道权的,甚至这是南方七省联盟曾经在政治场上不断获胜的大义基础,正因为如此,朝廷很长时间都对南方七省无可奈何。
但是现在苏曳变成中枢了,而且执掌了总理外交事务衙门。
所以那就麻烦了。
之前朝廷签订的条约,你认不认?
不认?
你这又不是改朝换代?刚刚签订的条约你就不认,那你和之前的咸丰皇帝有什么区别?一点点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