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过了半月之余,朱敦儒每天都锲而不舍地登门拜访,但自诩清高的他,却始终没能放下心中的最后一丝傲气,主动开口投效。
而看出了这点的慕容复,也不介意跟他继续周旋,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每次让朱敦儒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回去后,朱敦儒也总会被苟读一番无情打击。
这天,经过数次失败后,朱敦儒终于放下了自己那无谓的傲气,决定主动向慕容复说明来意。
朱敦儒并非没有去处,家境殷实的他也从未受生计所迫,之所以铁了心要跟随慕容复,除了崇拜对方外,也是深刻明白,只有在燕北才能有他大展拳脚的机会。
若在宋廷为官,每天面对的都是那些蝇营狗苟之辈,学着阿谀奉承之言,如果是这样,那他宁愿老死乡野,也不愿留在这满是秽气的官场。
试问这天底下的读书人,哪一个不想凭借自身所学,搏一个千古留名,为苍生造福的机会?
满腹经纶,却只能偏居一隅,以吟诗作赋为乐,岂非枉读圣贤之书?
文人的风骨、气节又何在?
别看朱敦儒多年沉寂,实则他心中自有一腔澎湃热血。
此刻终遇明主,自是想不顾一切的拼搏一次,寻求一个尽展所学的机会。
虽然慕容复只是个藩王,但在朱敦儒的眼中,对方就是自己一直渴望,想要追随的人。.??m
当朱敦儒再次跨入郡守府的大门时,顿觉眼前一片明朗,不知不觉间,连心境也开阔了不少,身上散发着一股由内而外的自信,不再像之前那般气满志骄。
慕容复每次接见朱敦儒时,都会带着慕容承泽和岳飞,等朱敦儒走后,又会询问他们今天的朱敦儒与昨日的他,有何不同之处。
本以为,最先有所感触的会是最细心的岳飞,但让慕容复没想到的是,慕容承泽却总能先他一步,说出自己心中最理想的答案。
倒是岳飞,在这方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