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利税大户,同时,市里也确实可以得到部分资金。这才是真正的一举两得。”
徐远舟的话,顾诚心里并不完全赞同。
把青北汽车配件厂这块地卖了,他完全同意,青北市一年的财政收入不高,也就是200多亿,除去老师、公务员的工资,根本就已经所剩无几,市里面想发展公共事业,都是寅吃卯粮,拆了东墙补西墙,捉襟见肘,还好,这几年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土地财政多多少少缓解了青北市政府的财政紧张局面,把青北汽车配件厂这块地卖了,一下可以增加十几亿元的土地出让金,这当然求之不得。
但把青北汽车配件厂异地搬迁,这就需要一笔钱,然后启动生产,又需要一笔钱,如果万一青北汽车配件厂还是不行,青北汽车配件厂还得破产,工人还得失业,而这些钱就通通打了水漂了,关键是到时候还得承担责任,这才是最得不偿失的。
想到这,他劝徐远:“徐市长,把青北汽车配件厂的那块地卖了,我赞成,但异地搬迁,我持保留意见。这样,我们市政府的风险太大,责任也大,万一清北汽车配件厂再出个李胜利,张胜利,王胜利的,一样还是救不活。”
蒋顺丰也说:“徐市长,现在我们国资委里的副处级干部和正科级干部生根本找不出什么像样的经营人才来,而且恐怕还没有人愿意去青北汽车配件厂当厂长,都担心去汽车配件厂,万一发展不起来,那自己的前途就彻底的毁了,所以还不如干脆启动破产程序,一了百了。”
顾诚和蒋顺丰的想法,徐远舟心里十分清楚:怕担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致青北汽车配件厂上万工人的前途与不顾,只考虑自己的政.治前途,这也是现在不少干部,普遍都有的想法。
都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某些干部眼里,是根本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