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法律之前,一视同仁。若益州刺史庇护儿子,同罪并论!”
苏烨响亮宣判。
“臣领旨!”
凌出尘恭声领命。
户部尚书闻命,心中忧虑稍释。益州刺史之子罔顾法纪,霸占楼尚书之侄女,情势紧迫。
此事波及皇耳,凌尚书若徇私枉法,再次奏状。
“楼尚书勿忧,凌尚书若不将罪人擒归正法,我辈亦不会坐视。”
凌出尘承诺楼尚书。
“感激凌尚书。”
楼铭忙不迭表谢。
“若无其它,众卿退朝。”
苏烨即将起身。
突然,工部尚书楚大人奏曰:“陛下,荆楚南州遭大洪水侵袭,多郡县被淹。望陛下令开仓济灾。”
六月天,热气逼人,洪水横行,席卷大陆。
中华帝国虽富饶三大平原,然洪灾随之而至。
“洪水何时来袭?现状若何?”
苏烨连问。
“陛下,南州暴雨连降,水势暴发,已历三日,昨始泛滥,多村落尽陷水海,百姓流离失所,惶恐四散。”
楚大人详述灾情。
“洛侍郎,朕命你速为钦差,即刻赴南州赈济,令途经郡县官府启仓救急,建立安置所,调集救灾物资……”
“阻挠赈灾者,不论身份,就地正法!所用物资,事后国库补偿。”
苏烨迅速颁布赈灾令。
“臣遵旨!”
洛侍郎声如洪钟。
时人患难,时天灾祸,时水患猖獗,
事项繁杂,犹若繁星,君上之责,非同小可。
苏烨处理诸事良久,日已升高,午膳后,又接见武文渊阁主。
帝国欲变革教育,遂计划遍建学塾,设文、算、地、史、科、体等科。
学塾教材已在编纂,分阶段教学,基础知识为先,专业学科后续。
尤其提议,以钢筋混凝土建学宫,意在四海建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