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现在先去见陛下吧。”
“唯。”
……
长乐殿旁,尚书台、御史台的文士官吏均在侧殿之内,与史官一同记录今日迎南阳太守军至许都之事。
“这个,江陵一日还,朝辞白帝城……有待商榷啊。”
“不错,”几名史官停留在这里很久了,他们觉得如果不吟这句诗就好了。
只需记录青亭侯张韩领兵从南阳归许都就好。
可这句诗里,居然又出现了白帝城和江陵……还有轻舟过万重山!?
君侯这到底是从哪回来的?
“难道说,君侯的黑袍甲骑,看似在南阳为战,实际上已经跑了横贯东西两个州、四五個郡,水陆已走了千里之远?”
“不该啊,此为西东走向之途,君侯怎么会从益州,向荆州而去呢?”
“江陵我记得是江东占据,难道说君侯还去孙策处做客了?他应当是镇守南阳才对。”
这首诗,曹操当时只觉得情绪激昂,归心似箭,字句真切,令人心潮澎湃。
所以没细想,一晃就过去了,现在记录下后,到殿内来,把这十几位史官、尚书录事、御史的脑子弄烧了。
“要不去问问君侯?去走访他麾下文武?”
“不去,难道我等不能查清实情,记录下来吗?”
有人想去问,结果马上被驳斥,这能去问张韩的?
这不是讨骂吗?问他麾下那些文武,更是会被人讥讽,现在的问题不是打听这种军机要务,而是要把这记录圆上。
“推测一番,不就好了吗?”
“陛下和丞相要的是什么?难道是我们事事查明吗?断然不是,青亭侯战事得胜,而且是轻松得胜,黑袍骑向来以打探消息著称,本身战事已经得胜,随后自然是可以四处查探,去益州边境一带查探水陆地形,也并非不可能。”
“张御史说得在理,但我们身为录事之官吏,必须要以旁观之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