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德国慕尼黑安联球场。
欧冠决赛,马竞客场挑战拜仁。
比赛刚一开始,率先开球的拜仁还没有把球传回到后防线,马竞的前场三叉戟就已经快速往前施压,一路追到了拜仁的后防线。
床单军团从比赛的第一分钟开始,就毫无保留地表现出了自己的意图。
杨浩想要借助整体实力上的优势,压制住拜仁。
尤其是这个开场。
就算不能取得进球,杨浩也要让球队压制住对手后,顺利掌控球权和节奏。
只要球权和节奏到手了,那马竞就能通过娴熟的控球,消耗拜仁。
苏亚雷斯对拜仁后防线的消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杨浩手中握有的替补阵容。
替补席上球员的实力和水平,让杨浩有信心在下半场解决战斗。
当然,如果能在上半场就搞定,那就再好不过了。
比赛一开始,杨浩就站在场边观察,留意着双方的一举一动。
马竞擅长在两条边路发力。
但这种边路进攻又有所不同。
大卫·席尔瓦和梅西都很靠近肋部,边路则是让出来,交给马塞洛和阿尔维斯来后插上,拉开进攻的宽度。
这也是马竞战术打法的一种特色。
说边后卫,但比赛里经常当边锋来用。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前场投入了足够多的兵力,从左到右一字排开,马塞洛、大卫·席尔瓦、苏亚雷斯、梅西和阿尔维斯,再加上稍稍靠后的伊涅斯塔和卡卡。
这就形成了一种压倒性的局面。
拜仁为了守住马竞的这套进攻,他们不得不全线退守。
杨浩考虑到拜仁的三后腰,所以这场比赛里,伊涅斯塔和卡卡的站位也是相对拉得比较开,哈维·阿隆索、蒂亚戈·席尔瓦和佩佩则是压得比较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