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根,发发牢骚,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老臣认为陛下不必理会。”
“江学士才学不凡,学富五车,被誉为京城第一才子。”
“在诗词一道的造诣上,更是不凡。”
“最近作出来的诗词,皆是千古流芳的大作。”
“如此人才,去教授太子殿下,老臣认为没有任何不妥。”
其他内阁辅臣也纷纷称是。
“陛下乃仁德之君,才会感动上苍,让大兴出此人才……”
“让江学士教授太子,也是相得益彰……”
对于太后在背后搞得小动作,兴帝自然是一清二楚。
自从兴帝让高长顺杖毙了太后的随身太监后,母子两人的关系便降到了冰点。
兴帝嫌弃太后不识大体。
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竟然不顾兴国的千秋大业。
想要杀掉兴帝辛辛苦苦培养的重臣。
而太后却认为兴帝不但刻薄寡恩,简直是丢尽了皇室的脸面。
作为兴国的最高统治者。
自己亲舅舅被一个外臣打折了腿,岂能轻易放过?
为了皇室的威严,应该重重惩罚才是。
太后一直认为。
江枫殴打了恒安侯,就算是不被立刻砍头,也应该是流放三千里的罪过。
岂知兴帝只是把江枫罢官夺爵,就轻轻放过了。
如此处置,皇室威严何在?
后来兴帝杖毙了太后的随身太监,然后又把江枫官复原职。
太后听闻这个消息后,简直气得七窍生烟。
当天就开始卧床不起。
太后毕竟是兴帝的生母,他也不想和太后的关系就这样僵持下去。
兴帝在探望太后之时。
便把江枫的情况,向太后详细的叙说了一遍。
从江枫控制住赤州天花瘟疫,到救了兴帝一命。
后来献酿酒配方,充实兴帝的内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