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官途:第一秘书传奇 > 0517 神童官员

0517 神童官员(2 / 5)

不出一个适龄书记,最后无奈将这一大任交给了20岁的曹占山,再次刷新记录,一度成为风云人物,都上了省电视台。

然而,好运就此止步。后来的20多年,曹占山一直原地踏步,不再向前。从团县委书记到乡镇书记,在乡镇干了15年,最后才到了发改局,这就是他的仕途。就和送报纸一样,简单而枯燥。究其原因,源于他的身份。

中国的人事制度,从建国后就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分,简单就是干部和工人两种。改革开放后,才按照单位的性质,实行不同的人事政策。属于行政职能的,走公务员序列。而企业单独划分出去,人事相对宽松。唯独事业单位,说政不政,说企不企,你说他是行政单位,还带有企业性质。说是企业,还有行政执法权,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从而,衍生出林林总总的人事制度,比较典型的全额事业编制、自收自支编制、差额编制等,在此之前,还有聘任制干部、合同干部、竞聘干部等等,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而曹占山属于其中的聘任制干部。

曹占山小学没毕业就参加工作,从哪来的学历,最开始是临时工,后转成合同工。到了县委办后,又转成带有技术性质的工人,还不是干部。到乡镇任职时,才从工人身份变成干部身份,不过是聘任制,而且是乡镇“聘任制”。

怎么说呢,乡镇当时编制相当紧缺,人手不够,只好聘请部分有特殊技能人员充实到干部队伍中,身份是干部,由此而来。当然,签订合同也是和乡镇签,工资可以挂靠县财政,和其他事业人员待遇一模一样。后,人事逐步改革,这部分特殊群体过于强大,可上面又不能不管,就是民办教师一样,成了历史遗留问题。

既然是乡镇聘任干部,你就只能在乡镇呆着,于是曹占山一直停留在乡镇。后,刘克成到任南阳,通过种种变通将曹占山的身份变过来,成了公务员,才调回县里任发改局局长。可已经错过了黄金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