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木帆船。与现在的广船相比,它肯定更加巨大。”.??m
听到这番话,柳华接过话头说道:“没错,当年郑和下西洋时,他们的较小船只就有125米长,50米宽,比最大的广船还要大。可以说,他们的船队完全是巨无霸级别的存在。”
谭无名点点头:“明朝时期,造船规模都非常庞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朝代。”
高楚晴笑着说道:“真希望我们湘军也能尽快造出这样大的船。”
柳华抱拳道:“我们船厂一定会全力以赴。”
谭无名询问道:“那么现在船厂的工匠足够了吗?”
柳华回答:“如果之前的工匠都回来的话,肯定够用。”
张铁正好奇地问道:“柳司长,那么多工匠,你们是怎么分配任务的?”
柳华解释道:“这些工匠按照明朝城市居民的坊、厢编制,分为四个厢,每厢编制十甲,每甲有甲长负责统领十个匠户。第一厢的工匠专门制造船木和橹;第二厢的工匠负责制造船木和铁缆;第三厢的工匠负责修补旧船;第四厢的工匠负责制造篷布等材料。”
张铁正摸了摸头,感叹道,原来造一条船这么复杂,难怪我们潭州那边造船进展缓慢,而且只能造小船。
他的一席话引来了大家的哄堂大笑。
林初阳问道:“现在我们打造船队,木材是否足够?”
柳华回答:“船舶建造需要大量的木材,我们船厂一般会在周边采集,而我们离衡山不远,那里有很多适合的木材,运输起来也非常方便。其他配套的原材料也能在本地获得。”
林初阳听后表情舒畅:“那就太好了,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了。”
谭无名点头赞同,要想快速建造出优秀的船只,标准化制作是必要的。
他补充道:“柳司长,我对你的要求很简单,分工明确,制度严密。
从现在开始,你们的责任是负责监督修造船舶、检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