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旧的一定要堵上。”
“四书五经已然是明经科经典科目,但以后只是之一便好。”
萧寒呵呵笑着,看向朱标。
“可是,尽管如此,依然还是那些士大夫掌握我大明的治国之论更快吧?”
“毕竟,他们家中藏书最多,而且原理接近,用不了多久,这《大明政治纲要》的赛道就也还是他们的了。”
朱标眉头皱起,眼中带着忧虑。
“别急,我话还没说完。”
“这《大明政治纲要》只是其一。”
“现在我们来说其二,我大明发布大明宝钞,逐步普及交易市场,届时大明的官员,一定要对市场规律有着足够理解,才能够代表我大明跟那些精明的商贾斗法。”
“毕竟,以后市场的存在,大概率会成为我大明的重要收入。”
“那么,管理市场的官员要不要学这些?户部的大员要不要学这些?”
“这个便称之为《大明经济学》。”
“如此,那些世家豪强在理政纲要上有优势,在经济学上,还有优势吗?”
萧寒对着朱标发问。
“没有,这样的东西,那些世家大族,大概率比不上那些靠着自己东奔西走的富商巨贾。”
“不过…”
“嗯,等等,按照你的逻辑,那么我们大明负责农业的官员岂不是…”
朱标忽的一顿,刚想说“富商巨贾”也不是什么好鸟,突然反应了过来。
“聪明,你都会举一反三了。”
“没错,关于涉及农业生产的官员,我们也要整理出一本暂定为《大明农学要术》,这东西,那些读圣贤书的士大夫怕是难以理解,反倒是那些躬耕田亩的老百姓,抱着洪武字典,还能更好学一些。”
萧寒对着朱标咧嘴一笑。
“你这小子…果然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