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贺。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
说着,便将礼单送上去。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的妆缎蟒缎十二匹,上用杂色缎十二匹,上用各色纱十二匹,上用宫绸十二匹,官用各色缎纱绸绫二十四匹。”
探春便吩咐道:“两家是老亲,不好薄待了,用上等封儿赏他。”旋即又命人回了贾母。
过得半晌,贾母便命人将探春、凤姐儿等也都叫过来,将礼物看了。
探春收过一边,吩咐内库上人说:“仔细收拢了,回头儿一并誊录了。”
贾母此时与凤姐儿道:“这甄家又不与别家相同,上等赏封儿赏男人。怕展眼又打发女人来请安,须得预备下尺头。”
一语未完,果然鸳鸯快步来回话:“老太太,甄府四个女人来请安。”
贾母听了,忙命人带进来。
一盏茶光景,鸳鸯引了四个女人进来,瞧年岁都在四十往上,穿戴体面,比照主子也不差什么。
四个女人问过安,贾母便命人取了脚凳来让四人落座。
四人极有规矩,瞧着探春与凤姐儿都落座了,这才小心坐下。
贾母笑着问道:“多早晚进京的?”
其中一女人回话道:“回老太太,昨日进的京,今日太太带了姑娘进宫请安去了,故令女人们来请安,问候姑娘们。”
贾母又问了些寻常,情知甄家是得了旨意来看望老太妃,且这会子老太妃情形不大好,因是贾母也就不曾提起。
说话间甄家女人忽而提起了家中哥儿来,夸赞过一通,又说也叫‘宝玉’,顿时惹得贾母惊奇不已。
凤姐儿凑趣说了几嘴,甄家女人听闻荣府也有个宝玉,那先前开口的便笑道:“这却是巧了,不知可否请了哥儿来?我们回去也好跟老太太回话。”
贾母没言语,凤姐儿就笑道:“可是不凑巧,宝玉如今在外城金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