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着仆役将里里外外好生打扫了,又打发人往张宜人处回了帖子。
一日忙碌,待到了翌日,那张宜人果然到访。邢夫人还在丧期,因是只王夫人、凤姐儿与探春来迎。
三人停在仪门处,眼见着外头进来一辆青呢马车,须臾便下来一四十许妇人,穿着简朴,随行不过两个小丫鬟,须臾便朝着仪门行来。
待过了仪门,王夫人赶忙上前与其见礼,彼此问候一番,那张宜人才道:“冒昧来访,实在有失礼数,过会子妾身定要去给老封君道恼。”
王夫人就道:“宜人多虑了,宜人这般人物可是难得贵客。这外头风大,老太太还等着见宜人呢,咱们不妨入内叙话。”
张宜人应了,一行人旋即往荣庆堂而来。入得内中,又是一番见礼,待落座奉茶叙过闲话,那张宜人才笑道:“敢请老太太知道,外子与林盐司本就是同年,乃是十几年的交情。怎奈相隔南北,以至于林盐司过世时外子只能遥遥凭吊。外子本道林盐司去的仓促,并未留下什么话儿来,谁知昨儿才有递铺送来林盐司早前手书,却是怜惜独女,托付外子无论如何也要照看一二。”
“啊?”贾母说道:“这,这都过了二年多,怎地才收到信笺?”
却见那张宜人一遍自袖笼里抽出一封信笺来递给身旁丫鬟,一遍蹙眉道:“老太太不知,这递铺营生一环接一环,但凡一站出了错漏,这信笺可不就遗失了?亏得递铺军卒寻见了此信,不然外子定然抱憾终生。”
说话间小丫鬟将信笺递给鸳鸯,鸳鸯又送到贾母跟前儿。贾母观量一眼,封皮果然簇新不见折痕,看墨色也对的上,可内中却并无信笺。
贾母便道:“原是如此,此番也算是造化使然。”
张宜人便道:“老太太说的是。外子前儿得了信笺,红了眼圈儿不说,夜里辗转反侧,妾身实在看不过,问过了外子,这才冒昧之下投了名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