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通过对和县令更深入的调查,在和县令之前管事的时候,也进行了贪污,只是没有大贪特贪罢了。
按照大宋律法,虽然判不了死罪,但几十年的牢狱之灾是免不了的。
从和县令这般年纪来看,怕是要死在牢里了。
最后就是县尉,也不是一个好的。
手里虽没有命案,但欺压百姓,强抢民女当小老婆等事,还是有的,而且还不止一例,当杀。
济阴县这事,又给了陈墨一个警醒。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今天下,有许多地方的县令是还在的,但他们之前并不是陈墨的人,现在陈墨掌权,难免不会担心会换,于是干脆就摆烂不管县里的事了,纵容辖地里的犯罪。
懒政、不作为等等。
“等自己回到襄阳,一定要抓紧完成最后的殿试,任命官员上任,并叮嘱上任的官员,要为当地的百姓做主,有冤案命案一定要管,管不了的一定要上报”
陈墨心里暗暗的下定了一个决心。
给济阴县安排一个暂代县令,处理济阴县的事务后,陈墨便离开了济阴县。
离开前,高平前来相送,感恩陈墨的大恩大德,并送给了陈墨一个大竹笋,这也是高平家能给的起的最贵重之物了。
陈墨收下了大竹笋,摸了摸高平的脑袋,嘱咐他好好照顾爹娘。
高平爹娘的右腿,因为刚打断不久,被孙孟接好的,好好修养,是不会瘸的,可左腿时间久了,已经瘸了,好不了了。
陈墨能做的,只是抄完刘大和刘主薄的家后,给了高平家一些钱,归还他家的水田罢了。
“我我以后能成为像您一样的人吗?”高平这样问了陈墨一句。
这话,让陈墨一怔,孙孟、罗勇他们也是一愣,继而忍不住轻声一笑。
陈墨道:“能,一定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