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 六七四、六七五

六七四、六七五(4 / 7)

,他就给谁打高分。

如排名第四十七的郭先、七十八名的江曲洋等。

陈墨将这些人的名字都记住,随后问乡试大放异彩的,可又在会试落榜的。

结果都没有。

如此看来乡试的榜单,水分不大。

之后,陈墨又问那些乡试上榜,却在会试上落榜的考生,又哪些可以值得重用的。

虽然他老早就放出话来,凡是乡试上榜者都可做官,但总得挑出几个重点安排一下。

此话一出,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毕竟乡试上关注的人,此次会试也全都上榜了,其他人,三人真的就没什么印象了。

可陈墨既然这么问了,他们想尽脑汁也得说出几个。

耿松甫道:“有那么几个,丰州的林衷、江东的汪海、还有高州的李临沂……”

闻言,陈墨拿出北方的舆图,道:“如此,就将他们先安排了吧,各位觉得让他们去哪里做官为好?”

耿松甫立马起身围了上来。

之后,几人寒暄着,相叙着一些人事安排。

耿松甫、左良伦都是处理政事的好手,有了他们为自己分担,陈墨瞬间放松下来了不少。

几人就这样一直聊到了晌午时分。

当陈墨打算让之后殿试上榜者都担任朝廷的高官时,耿松甫、陈修都进行了反对。

自古以来,就算是状元、探花,一上来也当不了高官,一般都是安排进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或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二、三甲进士若是想留京的,也都是进翰林院。

而未能留在京师的新科进士,将被吏部统一安排到候补队伍中,候补期可能会短至三五年,长则七八年,这些进士大多会被分派到各州县担任正七品的知县。

当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安排。

像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