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的意思,通通有赏的活动。
这种导致,陈墨的“正面形象”更加的深入人心。
现在民间私底下,一谈起陈墨,都是说陈墨的好,几乎没什么人说坏了。
总之科举的热潮,将襄阳全民都调动了起来。
“笃笃.”
“让一让。”
城门处,一队甲士自不远处的街道一路小跑而来,将道路给肃清开。
“发生什么事了?”城中的百姓个个面露疑惑。
继而他们看到城中的官员、小吏们成群结队的赶到了城门口,便停了下来,好像是在等什么人。
好在,他们的疑惑没过多久,便得到了解答。
在城外不远处的官道上,突然出现一长串车马,还有衣甲鲜明的兵卫。
这伙人刚出现,就吸引了城外众人的注意,大家踮起脚尖抬首观看。
“那好像是安国公的亲兵!”
“就是安国公的亲兵。”
“那对了,肯定是安国公回来了,魏大人他们都是来迎接安国公的。”
“.”
很快,安国公回来的消息就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襄阳从上至下,都得知了安国公回来了。
最高兴的无疑是前来参加乡试的读书人了。
毫不意外的说,能来参加“陈墨政权”举办科举的读书人,大多数都是陈墨的崇拜者,而他们有许多人又没有真正见过陈墨,如今“偶像”回来了,自然是像观一观安国公的真容。
有钱的考生带着书童、下人,占据了进城这条大道上沿街地势高处,或酒楼亭台,置一席酒,等着陈墨进城。
普通的考生,则和朋友们挤在街道两边的人群中,翘脚观望。
而陈墨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前面的马队进城后,呈弓形散开,后面的亲兵簇拥着坐在高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