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是武将,但从未上过战场,所有对战争的了解只是道听途说。
于是在今日一见到马谡摧枯拉朽的打法,瞬间就被征服了。一时间对马谡极度的敬佩,恨不得和马平结拜兄弟,然后认马谡为义父了。
嗯……可能差着点辈分,但可以各论各的。
“吴将陆抗仅带并七千多人败走扬州,并放火烧毁部分船只。现在我们正在抢救船只,要是运气好没准可以顺势南下攻克整个扬州!”
总体来说,这一战虽然打的稀里糊涂,但收获却很丰厚。
听完总体汇报与战损比,马谡陷入了深刻的沉思。看着这一场在错误的时间打的错误的战事,最终取得的错误的胜利,马谡开始考虑人生的意义。
这一切怎么都和预料之中的不一样呢?
本来不应该是我一通操作猛如虎,然后带动关东部曲一起上。然后在坚固的城墙下损失惨重,一口气给东吴送上一大把战功,然后惨烈收场吗?
这样一来,他也有足够的理由主动向江东豪族做出让步。用一纸合理的空头支票,骗整个江东内乱吗?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
…………
…………
就在马谡稀里糊涂拿下濡须坞,顺利拔除东吴在江北最后的据点的时候。孙权带着两万部队也返回到了建业,并运气十分好的撞上了诸葛恪的兵变!
受北面司马师政变驱逐虫豸政敌的影响,诸葛恪也打算谋划一次替孙权清洗内部的兵变。最好趁孙权不在建业,迅速处决那帮奸臣,并收拢江东大小权力。
东吴的中央权力分散太长时间了,因为这个体制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被白白浪费。大量力量在派系内耗之中损失掉,根本无法拧成一股绳去抵挡蜀军的南下。
所以,诸葛恪认为这一次兵变,必然能挽救江东。就算事后孙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