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三人都是燕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学生,同住在一个宿舍。
所谓的青年实验电影小组,其实就是他们三个人在前年成立的,之前他们还一起拍了《有一天,在燕京》,只不过反响很差。
本来,这段时间他们正在筹拍他们的第一部长片《小武》,但是忽然出现的短片征集,让他们决定先把《小武》放一放,先把这事给搞定。
“要不……”顾峥看着另外两人,欲言又止。
“怎么了?说啊,还卖什么关子。”王宏伟撇嘴道。
“要不然,我们把《小武》的剧本缩一缩,弄个短片剧本,投过去?”
顾峥的提议,让贾樟柯想起了他们之前拍的《小山回家》,那就是一部“短片”。
与其说是短片,倒不如说是一部“不够长的长片”。
《小山回家》的时长是五十分钟,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时长,说它是长片太短,说它是短片又太长。
很多电影节,对长片的规定是六十分钟以上,而对短片的规定是三十分钟以内。
如果按照电影节的规定,那《小山回家》既不是短片也不是长片。
可惜没有“中片”的说法,不然《小山回家》应该算是中片。
当时因为看到学校附近的农民工,他们决定拍一部跟农民工群体有关的电影,经过讨论,他们决定拍贾樟柯写的那个剧本。
后来经历四处借钱、求人借器材等艰难过程,终于完成了时长五十分钟的《小山回家》。
电影拍出来之后,他们先在寝室放映。
当时大概有二十多人来看,不过十五分钟之后就走了一批,等到电影结束,就只剩下他们几个在了。
当时顾峥的心态都崩了,直接把录像带锁在抽屉里面,让贾樟柯不要再拿出来丢人现眼。
不过贾樟柯不甘心,又带着录像带去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