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像诗歌征集一类,跟普通受众距离更近,一般情况,诗词征集的入围作品,会提前公布,然后综合各方意见再进行评选。
虽然评委会未必会听取普通受众的意见,但是这个流程还是有的。
不像交响乐征集活动,入围了哪些作品也不提前公布,直接在现场公布获奖的名单。
当然了,想要判断自己是否入围,也是有方法的。
最简单的,就是看自己有没有收到组委会的邀请,只要收到了邀请,大概率是代表已经入围了,如果没收到邀请,百分之百没有入围。
今年是130年诞辰,入围作品是130首。
这一百三十首作品入围之后,理论上是都有奖的,剩下就看是什么奖了。
奖项分为五类,除了一二三四等奖之外,还另外设了一个优秀奖。
所谓优秀奖,不过就是安慰奖而已,让你不白跑一趟。
而优秀奖恰恰是最多的,一百三十首作品中,有一半都是优秀奖。
当然了,优秀奖是没有办法获得展出的,甚至在现场连名字都不会被提到,更不可能有合影。
想想看,六七十首作品,光是报名单,就要浪费一大堆时间,如果再让作者上台合影,那今天这场音乐会的时间至少要增加半个小时。
优秀奖跟四等奖都没有奖牌,只有一个小证书,不带外壳的那种,拿到证书之后,都是本人回去自己花钱弄个外壳装好。
只有到了三等奖,才算是有点牌面,不仅仅有证书,官方还给获奖者准备了铜牌,也就是到三等奖,才能算是获奖了。
业内人士对这个评选积极性还是挺高的,只要入围了,别管是什么奖,都是一份不错的荣誉,优秀奖说出去也不丢人。
毕竟对于外行人来说,他们也不知道优秀奖是什么,还以为挺利害的。
周彦六点二十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