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师还是要根据最终的成片来完成自己的工作,特别是一些配乐师前期参与度不够的情况下,如果后期得不到足够的电影成片,工作就很难开展起来。
没有成片,霍纳就只能对着那些凌乱的素材进行创作,所以在距离电影上映只剩下一个半月的时候,他还没有把配乐完全给写出来。
另外,因为霍纳很多创作是根据拍摄素材创作的,这样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为之创作配乐的片段,最终未必会剪到成片里面。
比如霍纳连夜为异形皇后打斗场景写好的配乐,就因为卡梅隆删除这段之后,没有放进电影里面。
卡梅隆的这种行为,绝大部分配乐师都是没办法忍受的,谁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的工作成果,最终被浪费。
不仅仅是霍纳不喜欢卡梅隆,卡梅隆也不喜欢霍纳,他认为霍纳太把配乐放在主导位置了,而且工作效率低下,无法配合他很好地完成工作。
在卡梅隆看来,一部电影才两个小时左右,也不是每个片段都要用配乐,配乐师写起来应该很快。
而且前期拍摄的时候,留给配乐师的准备时间已经很多。
因为有这样的嫌隙,卡梅隆最终在霍纳跟周彦之间选择了周彦。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卡梅隆选择周彦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听了一些跟周彦工作方式有关的传闻。
卡梅隆听说,在为《理智与情感》创作配乐的时候,电影都还没有拍摄,周彦就已经为电影写了好几段音乐。
这能充分说明周彦的工作效率高,对电影的理解程度高,这一点要比霍纳强。
卡梅隆也将周彦能够如此高效完成配乐工作的原因,归功为周彦自己就是个优秀的导演。
因为周彦是个优秀的导演,所以他对电影的拍摄比一般配乐师要了解,对电影的理解程度比一般的配乐师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