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周彦上上下下返场挺累,其实观众们更累。
最后几次返场,持续了小半个小时,这期间好多人都是站着鼓掌。
鼓掌可是个累人的活,不像周彦他们,在后台喝喝水、嗑嗑瓜子,时间差不多了,再上台谢场。
场内的观众们不停安可,乐在其中,但是场外的观众们却十分煎熬。
要是加演曲目,他们倒感觉还行,毕竟能有更多曲子听。
但光听里面在鼓掌,就不见周彦他们出来,那可真是太熬人了。关键是,音乐厅里面暖和和的,外面却寒风吹彻,霓虹人看似抗冻,其实也不是不知道冷的铁人。
周彦也知道外面的观众等了挺久,所以也没有在后台耽误太长时间,就带着一些乐团的成员,到了音乐厅外面。
音乐厅外面不仅仅安排了很多给观众的座位,还搭了一个临时的舞台,完全可以办一场小型的户外音乐会了。
因为是户外,效果会差点,音量损失也大,所以要用到扩音设备,而这些东西都已经提前安排了。
看到这个临时舞台,周彦也不禁挑了挑眉毛,这方面,国内需要跟霓虹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之前《燕京·无声》音乐会举办的时候,央视在这方面做的就不太好。
这也是没办法的,如今两国经济差距很大,国内音乐的发展问题很多,央视也很少有这方面的经验。
为何没有什么知名的音乐家到中国开音乐会,因为很难赚到钱,而赚不到钱也不仅仅是因为票卖不上钱,也因为国内的设施落后,且没有经验丰富的团队。
国外音乐家到中国开音乐会,可能得自己带团队。
室内有室内的好,室内的声乐效果好,观众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音乐上面。
但室外也有室外的好,在室外,观众们更加肆意一些,不管是鼓掌还是欢呼,多要比里面更加响亮一点。
特别是他们等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把周彦给等出来,这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