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没记住全部,也记住个大概,知道有这么个事。
温言看着手机,想起他十几岁的时候,还在关中郡,有次在火车站旁边见到个穿校服的小姑娘,说是差五块钱车费回家。
他当时还没见过这些套路,身上总共十块钱,给了人家五块。
然后过了半个小时,就在街角看到那小姑娘坐在开封菜里,当时温言也没多想,隔着玻璃也看不清楚,谁想,他都要走了,看到那小姑娘吃完了东西,走了出来,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继续讨要车费。
温言蹲在远处,就这么看了二十分钟,看到那小姑娘又赚了三十块钱。
这给当时自诩都出来赚钱,也算是上了社会大学的温言当头一棒,他到底还是年轻了。
当年他想的是,他天天辛苦,二半夜的去爬山帮人办白事,赚到的钱,可能还不如人家在街上骗人,运气好的话,人家一个小时就比他辛苦一夜,手肩都磨破皮还赚。
当年最终因为各种原因,也没当面过去质问一下。
可如今,温言拿着手机,看了下来电记录,开始搜索这个手机号。
嗯,不出意外,虚拟号。
没关系,继续定位。
没什么技术含量,烈阳部app里就内置了这些功能,很方便,只要有权限就行。
现在电话都打到温言电话上了,无论是单事件权限,还是温言本身的权限级别,都已经足够了。
用这套话术的人,都跑路了,眼看着就要马上被移交回来了,竟然还有人在用这个,那说不定就是有什么漏网之鱼了。
这些家伙的话术,可都是精心排练过的,也是经过大量的实践得出来最合适的。
要是听到前几句话,就挂断,警惕性很高的人()
,他们就不会再找了,那是浪费时间。
能听完对话,还能跟着聊的,那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