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善仁现在是落难的凤凰,可人家到底是淮西一脉的领头羊,双方观念不和,但人家还是国公呢,该有的尊敬还是要的。
“韩国公,你如今在吴王府当管家,必然知道我们来这里作甚,你深明大义,为何不劝说吴王辞去这主考官的身份?”赵寿话里有话,看似夸赞李善仁深明大义,实则讥讽他当吴王府的管家。
李善仁又如何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眼神微冷道:“老夫既是吴王府的管家,那自然要为主上分忧,况且,老夫觉得吴王殿下足以胜任这主考官。
反倒是你们,百般阻挠,到底为的那般?”
前两日的事情,他也是下了课才听说的,又觉得朱钧手段阴损,又觉得好笑,可他并不觉得有错。
只是下泻药,让这些人知难而退,并不正面冲突,已经够给他们面子了。
就算你宋廉是太子师,是当世大儒,是文坛带路人,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吧?
“吴王德不配位,如何担任这主考官?”詹同反问道。
“好一个德不配位,吴王若是无德,难道尔等就有德行吗?”李善仁厉声道:“应天,凤阳的百姓才过上几天好日子,你们就忘了灾民进京的样子了?
就忘了饿殍遍地,伸手向尔等讨食的日子了?
德在百姓心里,而不是在你们的口中。
尔等救过几个人,又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也敢在吴王府门口叫嚣?
也不怕风大闪了你们的舌头!”
李善仁平日里深居简出,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奋进堂上。
朱钧的成长,他都看在眼里,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吴王是有帝王之姿的。
当然,这话他只能深藏心底。
可是这些人想要随意诋毁,那要看他答应不答应!
詹同被骂的说不出话来。
魏关则道:“韩国公可别忘了,开恩科的意义和监考的意义,若非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