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桌椅。
也算是让霍君瑶带动了一波大潮流。
而如此火爆的情况下,霍君瑶每天的收入也是相当的可观。
而在酒楼上工的那些人,工钱也都非常可观,反正就是大家都很高兴。
至于说闹事什么的,那压根就不用担心,也没人敢去食为天酒楼闹事。
开玩笑,那可是昭德郡主开的酒楼,等闲的人谁敢去招惹?
就算一些身份尊贵的也不敢,毕竟当初帝后可都亲自去站台了,去那边闹事就是不给帝后面子。
所以,即便是太子和齐王他们去,也都是安分得很。
而霍君瑶这边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烧制玻璃的事也一直都在做。
昭武帝回去的第三天,就已经整理出来了一个很好的富商贸易方案。
也找来了方乔霍敬之,沈焕以及孟玄城等人商议。
大家对于这个方案都是一直赞同,毕竟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至于安排什么人去,这件事倒是闹出来了一些不小的风波。
随着昭武帝在朝堂上说明,朝堂上的大臣立马就分成了三波。
第一波,自然就是觉得这办法是很好,需要交给朝廷户部来管理,这里面户部尚书陈华蹦跶得最欢快。
开玩笑这可是赚钱的好玩意啊,必须交给户部。
第二波便是以宗室为首的人表示这应该交给皇家,毕竟皇家也需要养活不少人,朝廷这边已经有了户部税收。
左右户部每年都会拨款去内帑,倒不如直接将这个生意交给内帑,以后户部也不必拨款去内帑了,让内帑和户部的钱直接独立开。
而第三波则是一些老古董,觉得朝廷经商实在不好看,是自甘堕落的表现,也不应该去与民争利啥的,反正就是各种大道理,不同意这件事。
一时间,昭武帝也是有些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