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可是都随军出征的。当时兵荒马乱,瓦剌士兵手持利刃纵横,那鲜血与人头乱飞的情况,可是吓坏了一众大佬。
更有几个倒霉的官员,当场领了盒饭,这文官们当然是不乐意的。
他们纷纷上书弹劾朱祁镇这次亲征的错误性,称他是“好大喜功”。
要不是“邀天之幸”,那么正统皇帝恐怕会有“不能言说”之祸,大明亦会因为他的草率行为有“天下震动”之危。
朱祁镇面对这些几乎等于指着鼻子骂的奏折,也只能苦笑连连,实在是不好意思发怒惩戒,毕竟这次确实是他草率了。
明明只要任命一员骁将,或者把王骥从南边召回来,就能够解决的事情,偏偏要亲自征讨,以至于差点被瓦剌颠覆大明。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总算是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
不仅如此,怀来之战的后劲儿也很足。
对于群臣而言,教训就是:
千万不能再让皇位上的家伙御驾亲征了,不然搞不好咱们的命也得给赔进去。
这个观点直接影响了明朝历史的走向,并且让朱祁镇后面的某个皇帝因此吃足了苦头。
不过实际上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祁镇。毕竟一场大风,直接让他反败为胜。
这还治理个锤子的朝政,练个毛线的兵啊!
一块玉佩引来大风,再加上父亲的谶语应验,这意味着什么?神与仙真实存在啊!
想象一下一个普通现代人突然知道修仙是真的……
回来之后的朱祁镇,就一头扎进了大明的书库里,寻找了无数道家的典籍。
他召了许多名山大川里的道长入宫,为他讲经,还逼迫人家给他们呼风唤雨,教导他仙术。
讲经还好说,呼风唤雨,这怎么会啊!我tm要是会仙术还用得着给你跪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