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明末大军阀 > 第八百零二章 夜不收的进击

第八百零二章 夜不收的进击(4 / 5)

的场面,几乎就是数年前满清入关劫掠时候的场景了,让张大胡子等人也是唏嘘不已。

而这一路上所经过的城池,也全都是城门打开,日本人似乎正在集结所能调集的兵马和人口,尽可能的朝着京都城方向集结,看样子有可能是准备固守京都城,在那里挡住明军了。

京都城别名平安京、京洛、洛阳,历史上从公元794年日本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东京奠都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

平安京营建时,正是日本遣唐使活动的高潮,所以新京的格局以大唐长安城为榜样便属理所当然。唐朝以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为首都。

仿此,平安新京的西半部(右京)称“长安”,而东半部(左京)则称“洛阳”。由于后来右京衰微,左京的洛阳成为平安京的代名词。

这座千年古都的最初设计是模仿大唐的长安和洛阳,整个建筑群呈长方形排列,以贯通南北的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二京,东京仿照洛阳,西京模仿长安城,中间为皇宫。宫城之外为皇城,皇城之外为都城。

城内街道呈棋盘形,东西、南北纵横有秩,布局整齐划一,明确划分皇宫、官府、居民区和商业区。

平安京的选址参考了风水思想,并且效仿中国唐代的京师长安,是一座传统的市坊制都市。平安京南北长约5.2公里,东西长约4.5公里,面积相当于中国唐代京师长安城的五分之一。天皇居住的大内里位于平安京的正北,平安京堪称是一座规模宏大且规划严谨的东亚传统型的计划城市。

据说京都市徽公元702年(大宝二年)日本再次派遣了遣唐使,回国时他们详细描述了中国长安城的辉煌壮丽。以长安城为模本,藤原京从罗城门向北的通道就是朱雀大路,宽达74米,到平城宫朱雀门大约有4公里的距离。朱雀大路左右有侧沟,沿路种有柳树、槐树等树木,形成一条林荫路。唐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