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军总兵官郑义升迁为岭北都护府都护,葛丛为副都护,主要职责是镇守奴儿干都司故地,看护各部胡人。驻扎有国防军第十军,驻地为刺鲁卫城,这里也就是后世的哈尔滨市。
同时三军参将按照战功大小,分别升迁为各军的总兵官和副总兵。
安东都护府、岭北都护府、瀚海都护府同样要筹建驻防军,各处都护节制辖区内的国防军和驻防军所有兵力,并且对辖区内实行军官,统筹军政大权,但是要同时接受国防部和装备部、参谋部的三重管理。
国防军其余各军的总兵官全部升迁为都督,各军副总兵升迁为副都督,各军参将按照战功大小升迁为总兵官、副总兵。
这份圣旨基本上是按照刘衍的设想,并且在征询刘衍的意见,并且经过国防部和参谋部的整合定下来的,大明南北直隶、两京一十三省将分为东北都督府、东部都督府、中部都督府、东南都督府、西南都督府、西北都督府六部分。
其中东北都督府只包括辽东一地,主要职责就是镇守辽东,震慑辽东。以王越为都督、康辉为副都督,驻扎有国防军第二军,驻地在沈阳城。
东部都督府包括北直隶、山东、山西三地,主要职责是捍卫大明帝国的心脏地带。以陈勋为都督,郭铭绪为副都督,驻扎有国防军第一军,驻地在北京城。
中部都督府包括河南、湖广、南直隶三地,主要职责是捍卫大明的钱粮财税重地。以张义为都督,石牛忠为副都督,驻扎有国防军第三军,驻地在南京城。
东南都督府包括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四地,以及台湾北部,主要职责是镇守东南,将来作为收复台湾南部的作战主力。以郑成功为都督,郑芝虎为副都督,驻扎有国防军第十五军,驻地在福州城。
西南都督府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四地,主要职责是震慑西南各地的土司余党,防备乌斯藏、朵甘思宣慰司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