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就可以永不消失地在相当于没有电阻的线圈中稳定流动。
地球就属于这样的情况,拥有稳定两级磁场。
但地球拥有两级磁场的三个必要条件——地核体积大、温度高、压力高——火星一个都不具备的。
火星的体积不到地球的1/6。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的探索,好消息是,火星内核的磁场并没有彻底消失,在最中心的地方,还是有液态铁镍在流动
这也是通过合声波共振来实现星际传导的必要条件。
但这个磁场太小了。
没有完全消失,和拥有一个磁场强度较稳定的南北磁极,并以此来抵御太阳风,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用核弹炸出来一个两三千年以后的宜居星球,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都还属于天马行空。
梁天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人造磁场替代方案。
这个方案,并不从一开始就想着改造整颗火星,而是比较循序渐进。
首先,制造一个大型的带电粒子屏蔽器。
梁天给这个屏蔽器取名叫【太阳风偏转装置】。
这个装置并不出现在火星,而是部署在太阳和火星之间,偏转从太阳到火星的太阳高能带电粒子,也就是天文学家常常挂在嘴边的太阳风。
有了这样的一个装置的加持,太阳风就会直接绕开火星的本体。
这样一来,就可以慢慢地再造火星的大气。
等到时机成熟,再进行内核的磁场改造。
等于是把原本特别天马行空的暴力改造设想,分成了更为温和的两步走。
没有了太阳风的侵蚀,人类就可以更早地去到火星,不用隔着那么大老远地进行暴力改造。
最后改造出来的备份星球,也会更接近人们想要的理想家园。
事后往前看,可能不会觉得【太阳风偏转装置】有多么不可思议。
但是,能够提出这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