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明年年初,公司新厂房可以投入使用了还得搬走。
接下来,他要找cd相关技术资料学习,在交大图书馆和书店找最新资料。
摸索了两天后,大概摸清楚一些东西。
从技术上讲,vcd机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mpeg-1的视频解码技术;
另一个是cd的驱动及数据读取。
而生产vcd碟片也完全可以使用cd(激光光盘)的现有成熟技术,差别只是其中存储的数据不同而已。
有了已发展十多年的数字音频cd技术,只需要改其中的音频pcm数据为视频压缩的编码数据,让cd读取后的码流通过实时视频解码转为视频数据流,再转变为目前电视机可以识别的全电视模拟信号,就可以在电视机上播放画面。
1980年时,多个公司的cd产品已经上市,相关核心元器件(如盘片和机芯)也已研制出来,目前技术已基本成熟。
虽然cd设计标准可为计算机设备读取,但目前个人计算机才刚推出不久,还远未普及,cd的主要应用领域还是听音乐,即作为激光数字唱盘使用。
其中记录的数字音频digital audio采用的是未经压缩的16bit pcm编码,120mm直径的标准光盘中可以存储大约70分钟的双声道(立体声)音乐。
既然声音信号可以数字化并记录在光盘上,人们自然会想到视频信号是否也可以呢?
这也是vcd的由来!
在今年1992年底,第一个标准mpeg-1正式被批准时,并没有受到多少关注,当然这也与其设计的标准偏低有关。
352x240的分辨率只相当于当时家用录像机vcr的水平,分辨率只有当时普遍使用的ntsc的720x480及pal的720x576电视机分辨率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