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语,显然是给了众人一颗定心丸,特别是赵祯,只觉得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一下子让他看到了大宋战胜辽国之后,一片光明的场景。
他迫不及待地对众人说道:“不错,大孙说得句句通透。真打起来,辽国可能还未南下,就自己先崩溃了。那又为何要惧怕他们呢?从今日起,再敢言向辽国赠岁币者,决不轻饶!”
“是!”
众人互相对视,也只能无奈拱手。
赵骏现在不仅反对了和谈,而且还给出了辽国出兵的解决方案,那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当下赵祯立即给范仲淹回信,要求他按照赵骏给的意见回馈。
翌日。
朝议上,昨日范仲淹上的劄子已经传遍朝野。
面对赵祯如何对敌的询问,各部门尚书、侍郎、御史、台谏官纷纷上书,认为可以答应辽国的要求。
而且给出的理由基本上和吕夷简他们差不多,都是认为没必要和辽国鱼死网破。
赵骏听了之后勃然大怒,站出来驳斥了这种歪理邪说,怒斥这些人通敌卖国,是民族的罪人。
随后他发表了激情演讲,指出辽国内部存在的问题,告诉众人辽国其实就是个纸老虎,根本不用惧怕他的威胁和讹诈,并且给出了对策。
赵祯亦是站出来支持赵骏的观点,向群臣表示了自己坚决主战的决心。
一时间赵骏的话很快通过报纸传遍汴梁。
特别是他演说当中的那一句“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更是振奋民心。
汴梁都在传唱,官家的英明神武,知院的强硬作风,以及范仲淹的优秀表现。
宋人的脊梁,从来都是由上往下断。
上层权贵贪生怕死,将领们也贪生怕死,造成了敢打敢拼的宋军士兵们畏手畏脚,百姓只能暗骂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