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错呢?
所以大宋真没什么道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抨击他们。
老范虽然是个政客,政客可以不讲良心和脸皮,可最多也就是跟刘六符这样的小辈耍耍心机,跟张俭这样的人,还是坦诚布公一些比较好,免得自己遭了羞辱。
“因而老夫还是那句话,为了两国百姓,以和为贵,见好就收方为上策。”
张俭继续劝道:“再打下去,老夫相信宋人能赢,可辽人即便战败,退出燕山即可,然到时候宋国得到的,只会是满目疮痍的燕云,以及国库空虚和民生凋敝,莫非相公觉得,这样对于我们两方来说,是一件好事吗?”
范仲淹默然片刻,说道:“若是开战的话,辽国会如何?”
“举五十万大军,殊死一搏!”
张俭毫不犹豫地道。
“我知道辽国有这样的兵力,但辽国还有支撑起五十万大军的国力吗?”
范仲淹又问:“恐怕相持不过数月,辽国就要自行崩溃了。”
《商君书·农战》:“国力抟者强国。”《新唐书·李德裕传》:“诸道兵出境,即仰给度支,多迁延以困国力。”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同等级别的国家之间的战争,从来都是拼国力。
辽国兵强马壮,往西控制了蒙古草原,往东和北控制了东北三省,往南又有燕云十六州,各部落属国不计其数,呼啦啦集结五十万的部队范仲淹相信他们能够做到。
然而还是那句话,辽国没多少钱,光每年宋国给的岁币都成为辽国的支柱经济,即便辽国能够拉出那么多部队,他就不信辽国能有打下去的国力。
可张俭接下来的话却让范仲淹更加默然。
因为张俭说道:“你要明白,此战若是取消岁币,我主没有钱粮安抚各部落属国,那么我主在各部落属国的威望将跌至谷底,辽国必然发生内乱,所以还不如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