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门的方向已是人山人海。
处决的地点选在城外。
汴梁的城外并不是荒山野岭,而是一片类似于城镇一样的地方。
整个汴梁外城已经构建出了封建时代的城市规模,城外则依旧有人居住,犹如后世城市边缘的城中村。
成千上万的汴梁百姓蜂拥到了城外去看热闹。
汴河岸,北面不到百米便是柳永作词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沿岸的杨柳枝叶发黄,随风轻摆,青草也是一片枯色。
两岸聚集了不知道多少百姓,周围有亭舍、棚户、木屋,家家户户都出来,眺望着这边的情况。
而在大路中央,一架架囚车关押着大量犯人缓缓出城。
左右两侧都是武装到牙齿的皇城司禁卫军在旁边看着,里三层外三层地,戒备森严。
出了外城约一里处,便到了法场上,那是片空旷的草地,皇城司在这里搭建了一些临时帐篷设施,又做高台,圈出一块约两三亩的空地。
空地外用拒马围起来,士兵们守在拒马后面,禁止一切人员入法场。外面已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看热闹的汴梁市民。
差不多到晌午时分,囚车上的犯人被捆绑着,戴着脚镣押下了车,一个个背上都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满了罪名,每个人都被两名士兵押着,站在高台下。
这次主斩官是新上任的皇城司副使高继敏,此人是宋初大将高琼的十三子,原是内殿承制,在王世隆被开除后,由曹修举荐进了皇城司。
随着高继敏拍了一下惊堂木,皇城司押司陈忠拿着个大喇叭走上了台,叉着腰大喊道:“肃静!肃静!肃静!”
场外原本嘈杂的声音就慢慢平息下来。
陈忠高喊道:“大宋立国七十余年,汴梁城中,天子脚下,帮会横行。他们欺压良善,为祸地方,让汴梁很多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