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神通玄妙,然圣人学问流经百世,为天下之本,如今陛下与楚真君欲要改易天下读书人所学,臣以为,此乃祸乱之始,请陛下三思!”
即便楚真君,也不能动摇圣人地位。
这些大臣是奸臣吗?
不,相反,每一个都是忠臣,是良臣。
就拿宋濂来说,《元史》就是他负责主修的。
韩宜可是御史,敢于直言上谏,为此入狱也不怕。
还有钱塘,据说当初朱元璋要把孟子请出文庙殿,抬棺进谏的就是他。
面对这些忠臣,朱元璋的刀也不好使了。
满朝文武。
朱标,朱棣。
李善长胡惟庸,指挥使毛骧,殿内众太监。
以及御座上的朱元璋。
都在等着楚祯开口!
“我有一千个理由反驳你们。”
楚祯的话回荡在大殿内,“但我知道,伱们也能从你们所学的圣人学问中,找出一千句来反驳我。”
朱标先看楚真君,再看向老师宋濂。
底下,大学士胡惟庸心里翻江倒海。
按理说,他是因楚祯而捡回一条小命,本该登门道谢,主动讨好他。
但楚真君惊人的言行,实在让他捉摸不透。
“我没学过多少儒家知识,只用儒家中的三句话来回答你们。”
楚祯继续说道:“第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句话三岁小儿都会念,遑论此刻大殿中站着的大明文武官员!
“第二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三句,是宋朝苏轼写的,渺沧海之一粟,寄蜉蝣于天地。”
说完后,不等他们思考,楚祯又说道:“儒学发展千年,早已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只要肯去翻书,总能找到解读孔子的话,以驳斥其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