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其看齐,而丞相,就是绍目光所及的那位勤学表率啊!”
“绍在食官属的杂务虽然也不少,但哪能比日理万机的丞相更忙呢?丞相已年过天命,学富五车,却仍然如此好学,我才开蒙,腹中没有点墨,正是该上进的年纪,又岂敢贪玩偷懒呢?”
张绍这一席话说完,曹操更高兴了,竟接下了张绍的阿谀,自得地说道:“孺子没说错,我确实是老而好学。”
虽然曹操出身权贵之门,但家族的读书底蕴却不浓厚,用曹操自己的话说就是“既无三徒教,不闻过庭语”。所以曹操儿时也任侠放荡,他虽对经术不感兴趣,却很喜欢兵法、史事、诗赋这些杂学,也算博览群书,而且年纪越大,曹操就越是笃志向学。
曹操偏过身,对故人蔡瑁感慨道:“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昔日与我和德珪在雒阳一同为郎的人中,长大而能勤学者,唯我与汝南袁伯业耳。”
曹操口中的袁伯业,正是袁绍的从兄袁遗,也是一时俊杰,其学问包罗载籍,管综百氏,且登高能赋,睹物知名,与曹操很合得来。
袁遗还作为山阳太守,和曹操等人一同起兵讨董,只可惜后来他卷入了袁绍、袁术兄弟的内斗,被袁绍任命为扬州刺史,可那时候扬州却是袁术的地盘,二袁交战,袁遗惨遭乱军杀害。
袁遗是半途殒没了,但曹操的好学之路还在继续,特别是在兵家之学上,他经过二十年亲自指挥作战的实践,已将理论用至纯熟,到了著书立说的高度。曹操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并将这些总结分发给麾下诸将学习。
如今张绍盯着这一点来吹捧,正好搔到了曹孟德的痒处,既然被夸舒服了,曹操心情一好,便松口笑道:“既然如此,我便允你‘见贤思齐’,只是要拿捏好时间,勿要耽误元直的公务。”
“谢丞相!”
张绍计划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