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洋妈来了,说到现在饭馆太小了,和齐心岚商量了一下是不是可以扩大一下面积。
齐心岚一听,忙给他们介绍了一下省城的那些饭店。
“厅大,至少能摆个十几桌的那种,人家不管办什么事情,酒席都摆在那里。
这谁家没有红白喜事什么的?
现在毛纺厂的那个食堂也不对外开放了,招待所呢,经常有领导去吃饭,这也不适合摆这些酒席。
所以,这扩大面积也挺好的。”
被齐心岚一忽悠,王洋妈和王洋也觉得,目前淮县还没有一家正规的规模大的酒店。
这要是他们搞了第一家的话......
于是,三人凑到一起一嘀咕,这就把这事情给定下来了。
齐心岚和胡所长都是占了两成份子。
这按比例出钱就行。
听说,王洋和王洋妈这几天都在忙着把饭馆周围几家的房子给买下来。
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规模。
想着这些事情,齐心岚有点出神。
淮县这里,现在农业发展起来了,商业呢,也初具雏形了。
下面要想再发展,那就是制造业了。
只是,想到那天和穗穗妈聊天的时候知道的一些情况。
县里的纳税大户毛纺厂已经开始亏损了......
现在勉强也就是能把工资发放出来。
虽然穗穗妈已经退休了,但是看到曾经辉煌过的单位一步步落后了,心里还是有点难受的。
其实,不止是毛纺厂,纸箱厂已经连续亏损三年了。
市场经济的冲击,让那些不知道变通的企业开始疼痛起来。
虽然市场上百花争鸣,多姿多彩的,但一些老企业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似乎,不是所有吃皇粮的都是铁饭碗。
有人捧着的铁饭碗,真的已经不如一些街边小贩了。
市场经济发展下,有些必须经历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