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免了,让他前往永安吧。”
“大将军的脾气,也应该收一收了。”
姜维在离开此处后,直接走向了诸葛府。
他要见诸葛瞻。
而诸葛瞻并不在府内,得知他在尚书台,姜维又前往了尚书台。
此刻的尚书台,看起来阴气沉沉,跟当初陈祇还在的时候,完全没得比。
当姜维来到这里的时候,所看到的就是一群丧失了斗志的官员们,进进出出,看起来很是忙碌,却又不知道自己在忙碌什么。
董厥跟诸葛瞻得知姜维前来,急忙出来迎接。
姜维此刻皱着眉头,看着台内的诸多官员们,眼里满是惊诧。
董厥并不是做的不好,他是個合格的执行者,可惜,尚书令并不是一个寻常的执行者能担任的。
尚书台得根据地方上的变化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政策,这都需要尚书令自己来把控。
比如说,关于农业的问题,在群臣商谈出结果后,命令传达到尚书台,要求尚书台多开垦耕地,规定好在哪里开垦,那这就需要尚书台多个部门一同来运转,不可能说是一个部门就能将所有的事情都给办妥。
而吩咐不同的部门合作,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都是尚书令该去做的事情。
可如今的尚书台,尚书令不懂得这些,尚书仆射更是经验短缺。
董厥还是在按着原先的习惯,按着陈祇时的情况来做事,都是在效仿陈祇,这就造成了行政系统的呆滞僵硬,使得很多政策变得很奇怪。
姜维几乎一眼就看出了尚书台的问题。
可看着面前的两个人,他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思远倘若陛下要你前往汉中镇守,你不可应允,今日我上书要求处死那黄皓,已经得罪了他,他定然会以你为由,来取代我。”
“我并非是轻视你,只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