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重燃2003 > 第五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第五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3 / 7)

沉淀和管理经验,开始陆续从大洋彼岸回到华国创业。

半导体行业有一个独特的特点:人才的培养周期长,就是通常所说的“板凳要坐十年冷”,大多数顶尖人才都必须要读到博士。

这跟互联网行业截然相反,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捣腾一个网站或者app就能融资的现象,在芯片行业几乎不存在,而行业赚快钱的机会则更是寥寥无几。

因此,改革开放后培养的理工科人才,首先在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行业建功立业,促进了企鹅和华唯等公司的诞生,但要轮到芯片行业,则还需要等待更多的时间。

80-90年代那些毕业的大学生,还不能承担半导体研发的重担,他们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锻炼,尤其需要去全球集成电路技术集聚区-阿美莉卡的硅谷。

这从侧面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何80-90年代华国总是吃不透引进的芯片生产线和技术。

2000年后海归的回国创业,是改革开放后高校招生正常化的延迟红利,

这本应该是最好的年代。

2000年之后,西雁东飞为华国半导体行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大批机制灵活的民营半导体企业成立,尤其是在芯片的三大领域中的芯片设计和芯片封装领域,这种灵活的机制开始进入良性循环,并促使了海思、长电等一批企业率先进入各自领域的第一梯队。

而在芯片制造领域,带领300多位夷洲岛工程师回到祖国本土的章汝京,也在张江打响了第一枪。

50多岁的章汝京不仅说服美籍太太,把全家家从阿美莉卡搬回了华亭,还把90多的母亲刘佩金女士接到浦东(此时他的父亲章锡纶先生已经仙逝)。

在张jb区打桩机轰鸣的工地前,章汝京挽着母亲的胳膊,一起见证了华国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厂的拔地而起。

一年后,华芯国际正式投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