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千岁词 > 第295章 旧式行文

第295章 旧式行文(3 / 4)

“谢医律的清词翻译的极好,即便是我们西疆人,若非文极通文墨的文士学者,也未必能写出这般清绝明丽的词句。

不过,谢医律诗词中的行文制式,倒是有七八分像我们酆斓皇室的风格。想必那位传授你西疆文字的老译者,曾经效命于酆斓学者院罢。”

由于西疆酆斓中识文断字之人,几乎都是九大高种姓中的贵胄,所以西疆皇室每每修著那些并不涉及斓氏机密绝学的经文和史册时,便会招募极少数的译者来做这个“苦力”。

什么?

谢昭闻言心底微怔。

这么说,那封写给北朝邯庸先帝拓跋宵的密信,居然七八分与西疆皇室斓氏的行文制式吻合?

可是这不应该啊.

算算时间,十七八年前,西疆天子斓未堂应该与南朝庙堂之间并无龃龉。

若是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来比喻,那就是正是“热恋期”!

更何况西疆天子与浔阳谢氏交情匪浅,即便是她这个先前并未来过西疆的晚辈,都曾从外祖父、舅舅们和母后口中对斓未堂有所耳闻。

按照他们的说法,斓未堂并非是表里不一口蜜腹剑之人。

若非反复无常、两面三刀的小人,那他便不可能在北朝邯庸和南朝天宸中间搞这些不入流的首尾。

谢昭虽然心中天马行空、思绪万千,但是脸上却面不改色,半点风声都不露。

虽然她并非不信任自己母族亲长的判断,但是她为人处世一向秉持着的观点是:眼见耳听难为真,但凭本心悟虚实。

若非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一切从旁听而来的论证,最终都当不得真。

既然如此,那么任何的“不可能”,如今也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据六皇子斓素因所言,其中行文只有七八成与他所学过的行文制式相仿,这也是有问题的。

谢昭恍然大悟般轻轻“唔”了一声,套话道:

“那在下运气真的是好,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