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是国家万人计划青年组的筛选,虽然要求略高,但方闲在功能重建科的工作发展,也有了一些成绩,做出课题的数量不少,而且质量不低,可以冲击一下。
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一种,万人计划由中组部统筹十余个部委实施,备受认可,而且含金量不低。
就算是创伤外科的邓勇教授,也是建议方闲冲击一下万人计划中的答辩与标书投递。
对此,方闲虽然稍微有些压力,但并没有拒绝。
“答辩的话,不怎么需要准备时间,倒是那些材料我还要整理一下,需要浪费点儿功夫。”
“不过实话实说,这次的准备还不算太充分,以目前已经完成的课题来参加,把握不是那么大……”
邓勇教授,就坐在功能重建科的科室里,听到方闲的顾虑,他摇了摇头,大手一挥说道:“没事,我觉得倒是中标的可能性大。”
“这万人计划青年组,就是要重点扶持一批青年创新人才,在原有已经成熟的科目上创新,和在新兴科目上创新,这完全是两码事。”
“功能重建科现在刚刚搭建起来,连完整成熟的系统都没有,这里面的创新,才是真正的从零到一,符合万人计划的创新标准。”
“而且,选择付出的这一批青年创新人才,也是要把他们培养成相关领域品德优秀、专业能力拔尖、综合素质全面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所在领域高层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
“在功能重建科的领域,你是走在最前面的人,绝对可以参加。”
邓勇教授从各个方面,说明了方闲要参加这次万人计划的必要性,总不能等相关领域成熟之后,和那些同样有参加万人计划的同行相竞争吧?
那时候,自己这学术开发者的优势可就荡然无存了。
方闲明白邓勇教授的意思,也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