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才敢让汪洋跟着方闲混。
汪洋牛不牛呢?
要看什么层面,与汪洋接触过很长时间后,方闲知道,汪洋在sci论文发表方面,基本上已经把次一流的顶级期刊轮了个遍,全都是四大期刊的子刊级别。
而在研究领域,汪洋不仅如今是一个实验室的名誉负责人,就连教授在科研方面都得跟着他来混,而且还是华国著名的医药企业,中正公司里的名誉研究顾问。
科研方面,除非一些顶级大牛,汪洋已经做到了相对高的水平,方闲与汪洋配合起来,基本上就不用方闲干什么事,这也算是强强联合。
但就是在教学方面,因为目前汪洋的理论太过于杂乱,没有系统化,就怕被他带歪了。
毕竟汪洋就是那种,你给他一个点子,他能把草原给你烧着的那种。
“洋哥,慢慢来吧,其实相对而言,我也是有缺点的,我在创造力思维方面,目前还是颇为欠缺。以后还需要洋哥你多多指点。”方闲与汪洋穿过夜色。
即将分开各回各家的时候,方闲如此对汪洋畅吐内心苦闷。
方闲自己的步子,走得太过于着急了,如果把他现在和李球这样的硕士研究生放在一起,那不用说,博士来了都没用。
如果把方闲放在只需要做手术的地级市医院,那更加不用说,主任来了,面对方闲都够呛。
但是,把方闲和汪洋以及林辉这样的人放在一起,因这两个人,比方闲都要各自多将近十年的积累,方闲是真的在思维上追不上他们。
甚至就连周希音,在一定程度上,科研思维以及整合创新能力,都要比方闲更强一些。
这与方闲个人的资质有一定关系,当然也是积累不够,远远达不到厚积厚发的程度,更别提是厚积薄发就够用的层次。
“你也说了啊,慢慢来。”
“方医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