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运接过来,纳闷着难道这事还能有什么反转?
系统给的剧本很明显是国外剧本,主人公也是安德鲁、弗莱彻这样外国人的名字。
再加上是架子鼓和爵士乐这种主题、曹远征变态的角色塑造、还有全程压抑的气氛,所以郝运才判断票房不会太好。
脏兮兮才好满地爬:学了几年架子鼓,今天看到《爆裂鼓手》这电影,感慨万千,拍的真尼玛好,配乐也很好听。
钱兜兜:有病吧,我们这边电影院一天排了两场,一场早上七点半,一场晚上十点半,我特么带孩子怎么看。
不耍阴谋不舒服斯基:电影是好电影,就是排片太少了,我们市里只有最大的电影院才有,而且就尼玛一场,我还没抢到票。
赌书泼茶香:约了个妹子,看完《霍元甲》还没到开房时间,又看了《爆裂鼓手》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就回去打鼓了,原来影响我水平提升的是妹子。
太极卡卡:我上学的时候如果能碰到一个这样的老师,我就不至于没考上北大了。
恨冰不成水化雨:带上高三的儿子去看的,把他给看哭了。
……
上百条评论,郝运从里头获取到了几个有用的信息。
第一,电影好看,也或许是董凭有意挑选的原因,观众对电影本身的反馈基本上都比较积极正面。
故事不难理解,虽然大家对架子鼓不感冒,但是咱们也不是没有鼓。
什么狗屁爵士乐不懂,就当是敲锣打鼓的鼓,也一样不影响观看。
第二,大部分观众都把电影当励志片看了,不少评论都说是带着孩子去看的,还有一些遗憾自己没有碰到这样严厉的老师,还有一些则是感谢学生时代老师的严厉。
大家喜欢看励志的故事和电影,并非是期望看到人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那只能被定义为童话。